30岁,是我现如今最惧怕说出口的年龄,打出租车时,每每遇到司机问:“小姑娘,你多大了?”我会下意识地撒个谎:“二十多”。显然,我知道司机并不会打探我的底细,可以谎报年龄,只为了让自己能小小宽慰一下。
在职场,说自己二十多岁,也许并不是一件多么骄傲的事情。年轻是一把双刃剑,一方面代表着青春资本,另一方面又表示你经验不足,说出的话并无分量,你永远是在打下手,常常都是站在一旁倾听,你知道走到领导那个位置需要年龄需要资历。有时候为了让自己在客户面前显得稍有底气,会刻意打扮得像三十多岁老成的样子,这似乎又是另一种自欺欺人。
终于,站在2015 年的尾巴,大部分80后集体迎来了三十岁的成熟季。我们已在职场打拼了4-8年,学历不差,经济独立,业务熟练,心智成熟,在公司或多或少已经成了一个基层管理者。一切都如二十多岁时渴望成熟那样,三十岁悄然而至,如愿以偿,可是内心却是另一番百味杂陈的滋味。
我们所面临的职业之惑
步入三十后,年岁增加,精力不济,再也做不到像二十多岁刚毕业那会儿永远充满激情,可以连续加班不觉疲惫,可以频繁跳槽不知胆怯,可以畅想不切实际的一切然后大胆去尝试。三十后的我们会发现,工作以外的事情带来大量的负担,改变何其困难。做出任何抉择都需三思后行,向前走更加步履维艰。
身边30以后的朋友这样告诉我:
“20岁的时候,我觉得30岁的自己肯定有房有车有家庭有孩子,一切都会是想要的样子。可是30岁了,工作了5年,有一份体面的工作,能够养活自己,可光靠工资没办法,没房没车,想去创业,又怕年纪大了,折腾不起。”
“28岁的时候,我的职业遇到了瓶颈,想去国外读MBA,可是身边的朋友说,如果你去深造,你什么时候才能结婚?可是,五年时间过去了,今年我33,我没有去读MBA,也没有结婚,工作还是老样子不好不坏,晋升无望,我感觉自己现在每天就是在单位混日子。”
“我以前的职业梦想是成为一名律师,毕业后为了拿到户口,我选择了去一家国企做法务。去年我结婚了,贷款买了房,又有了孩子。当我想再去跳槽做律师的时候,有很多现实的因素让我不得不选择放弃。”
我想,三十后是一个夹心层的年龄阶段。不如二十多岁时那么一无所有却无忧无虑,但也不如四十多岁时那么事业有成却沧桑乏力。三十后的我们渴望的更多,职位晋升、薪水增加,职业价值凸显,未来前景可观。但真正让我们困惑迷茫的是——自己的能力无法支撑这些渴望,亦或是自己职业发展的前景无法和现有的年龄同步前行。
三十后应有的转变
三十后有了一定的人生阅历,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,有了一定的工作能力,有了一定的人脉资源。拥有了这般种种,职业心态应该有哪些转变呢?
■从个人驱动转变为组织驱动。三十后不能再甘于做一名基层小兵,而应该向管理方向转型。带领团队,为团队的成长发展解决各种问题。
■从主动找工作转变为让工作来找你。除了转行跳槽,三十后如果寻求职业更好的发展,不应该还去和二十多岁的小年轻一样去投简历面试基层工作,而应该树立业内口碑,让工作找上门。
■从频繁跳槽转变为扎根一个位置稳定长期发展。三十后已经过了频繁试错的年纪,应该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有一个清晰的定位,并且考虑到已经有家庭有孩子有责任,应以稳定发展为主。
■从泛泛学习到专业化精耕细作。三十而立,不仅代表着年龄的增加,更代表知识阅历见识的提升。职场三十后应该成为自己所在领域的中流砥柱,有较深的技术和专业储备,这样才能具有无可替代的核心价值。
可以说,三十后正是机遇最垂青的人群,三十后也正是一个弯道超车的年龄段。把握机遇,提早规划,成功转型,才是克服职业焦虑的关键所在。
保持自我价值的四件事
■想做的事情,现在就赶紧去做
我们永远会觉得自己老了,其实三十后,不早不晚,刚刚好。
偶尔在知乎上看到这样的一段留言,心头蓦然温热:
“我38岁那年,琢磨着要不要读两年的放射线照相术学位。然后我跟朋友说这件事,‘我觉得我自己太老了,等拿到学位时我都40岁了。’朋友说,‘如果你不读,你还是会40岁,一个没有学位的40岁’。我现在已经60岁了,那个学位证书改变了我整个生活。”
种一棵树,最好是十年前,其次是现在。谁说不是呢?
三十后已经过了犹豫的年纪,也过了口袋空空无法为梦想买单的阶段,趁着现在小有积蓄,阻力尚小,克服困难赶紧去做一些能让自己未来增值的事,虽然回报来得会慢一些,但现在做永远都不晚。
■找准一个方向,专注聚焦
“你做过的事情太多太杂,说好听点是才华横溢,说不好听点是‘三心二意’”。
朋友戏谑地调侃我三十岁之前的职业轨迹。的确,我做过记者,做过编辑,做过广告文案,做过品牌宣传,做过咨询,写过话剧,翻译过四本书,跟朋友做过活动策划……什么都感兴趣,什么都喜欢去尝试。那个时候觉得年轻,有机会去试错,时间大把。
三十岁以后,我干着自己并不喜欢的工作,心里有个声音在告诉自己:你还有时间去折腾杂七杂八的事情吗?你还要在一个不喜欢的位置上耗费自己的时间吗?答案是“No”。
我知道跳脱自己的舒适区需要勇气。但是职业追求的最佳状态不就是一直在不舒服中寻找自我价值吗?
三十后需要找准一个方向,学着聚焦,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,树立自己的个人品牌。也许,这需要时间的积累,也有可能会面临转行的短期收益受损,可是,找到了正确的方向,即便绕一些弯路,也比在一条自己并不喜欢的错道走到黑要好很多吧。
■不要拒绝应有的责任
几天前,中学同学的父亲得癌症去世了。同学毕业7年,工作刚刚做的有些起色,小家庭也组建不久,马上有能力让家里人享清福的时候,辛苦劳碌一辈子的父亲却溘然长逝了。
这件事给我们最大的触动是“子欲孝,而亲不在。”三十后,我们有的人已经成家,却没有真正的而立。有的人还未婚嫁,也在父母家人的殷切期盼中无知所错。
结婚,生子,照顾父母……这些随之而来的责任,也许会让三十后的我们感到压力山大,也会让我们奋力打拼职业前途的过程中感觉步履艰难,甚至有时候会出现职业发展和责任的冲突。但是,不要拒绝应有的责任,它们也是三十后人生应有的必修课,也是我们生活的亮点。
■永远保持学习状态
曾经遇到过一个客户,已经近40岁的人了,做会计做了14年,但仍然只是一个基层主管的职位,在公司中也看不到晋升的机会,也已经好多年没有加薪了。我们问了他一个问题,“在这14年中,你有没有进行过培训、进修或者任何其他形式的充电?”他说,“没有”。“从来没有吗?”“从来没有。”这是一个非常极端的例子,但这种现象在职场中却是非常普遍。
关于自己的学习与成长,对三十后也许更为必要。25未满30不到的年纪,我们还可以仗着年轻,无知无畏。但是,三十后的我们处在一个逆水行舟,不进则退的状态。
也许三十后的我们可以问自己几个问题:与一年前相比,我的专业能力明显进步了吗?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,我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吗?假如遇到职责范围内的事情,我一个人是否能够独立搞定,是否具备独当一面的能力?厚度决定高度。一个人之所以会有厚度的积累,原因在于不断强化的学习能力。没有学习,职业发展就会在原地踏步。如果原地踏步,很快就会被年轻人赶超追。所以,学习是能让我们的心智与年龄匹配的最佳方式。
三十后的我们,可以念念不忘过往,可以对未来怀有危机意识,但最需要做的就是:尽量不要在迷茫中浪费生命,那才是人生的转机。
文/Josie Zhao
1条评论